(703580)
|
|
万物的尺度 - 一个理想、两个科学家、七年的测量和一个公制单位的诞生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
作者: 亚尔德 张琰 译者: 林志懋
登入后可上载此产品的图片.
|
产品内容 |
内容:
「征服者来来去去,但此一成就将永垂不朽。」──拿破仑
公尺、公斤、公升……这些度量衡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是现今全球化世界沟通一切的基础工具,理所当然到我们根本感觉不出它们存在;然而,这衡量万物的标准,并不是这么「自然而然」地出现。你可知道最初定义的公尺长度,是地球从极地到赤道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?那么两百多年前,人类还没登上太空、卫星还没出现,地球的长度、世界的形状,该如何测量?是什么样的时代唤起世人追求「公制」的想望?
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十八世纪,欧洲各国的知识分子承继启蒙时代以来,追求科学与理性的狂热。革命之前王朝时期的法国,每一省、甚至每一个城镇各有自己度量事物的标准。二十五万种形形色色的重量与尺度单位,让那些具革命思想的科学家体认到,分歧多异阻碍了多少传播与商业活动,他们梦想把法国、最终是全世界,转变为货物与资讯公开交流的自由市场,这一切,没有公制度量衡将无法实现。
科学家希望世人以?久不变的地球作为度量的基础,公尺将为世上所有人民平等共有。于是两位天文学家──德朗柏与梅杉,沿着法国的经线,一位从巴黎往北走,另一位往南行,他们要测量这条经线的精确长度,据以推测地球四分之一经线的长度,接着计算出千万分之一的「公尺」究竟是多长。革命的局势仍未稳定,一般庶民小卒也无法理解他们的任务,于是种种致命的阻碍让德朗柏差点被送上断头台,让身处法西战争的梅杉被困在敌军战线内。一直要到七年后,他们才回到巴黎,受到英雄式的欢迎。不过梅杉为了自己小小的计算错误一直耿耿于怀,并试图隐瞒……
推动公尺的背后,需要多大的热情,又需要面对多大的人性考验?而科学上的错误该如何衡量?既追求乌托邦式的完美,又如何面对不得不接受、无可避免的缺陷?《万物的尺度》充满人性况味,这是一个坚毅与挫折交杂的科学之旅,也是真理与人性永?纠缠的悲喜剧。
◎交大科幻研究中心主任叶李华专文推荐,中央大学天文所副教授孙维新好评推荐。
◎二○○三年分别获得英国、美国「科学史」学会颁发「最佳大众书」奖。
◎《纽约时报》年度注目书,英、美各大媒体《经济学人》、《发现》杂志、《周日泰晤士报》、《周日电讯报》、《 观察者》杂志等,一致选为二○○二年度最佳书籍之一。
|
|
(703580-0501)
|
万物的尺度 - 一个理想、两个科学家、七年的测量和一个公制单位的诞生
[Books]
(日期:2007-01-30)
售价($):
HK$181
(US$)
发行商:猫头鹰出版社
Nil
|
购买
|
|
|
参考汇率: US$1 = HK$7.8 RMB$1 = HK$1.1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