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写孔子时,我的眼前总是浮现了一个忧郁的孔子,他坐大车上,有怨尤有担心有爱意地注视着人类,他是一个真正的哲人,与耶稣同在,但他比耶稣更实在,更具体,也更人性化,他与耶稣的根本不同,是他真正是一个人。
孔子身上负载道德、文化的担子越是沉重,他就越缺少人味儿,缺少人儿的根性。历代帝王拿孔子当牌位,把他弄成了“四不像”;不像教育家,不像哲人,不像有血有肉的平凡人,不像有七情六欲的男人。这么弄就不大妙。
孔子爱他的家吗?爱他的家长吗?如果这些爱确实存在,又是什么样子?是时时刻刻萦记心怀?还是淡泊得令人难以置信?还有,孔子见南子,是被人说成最多最津津乐道的,但他爱南子吗?曾经为南子心动过吗?大家用力用心地把南子写了放荡的女人,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男人说成是道德君子。他们认为,只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孔子才是圣人,才是他们所崇敬的大贤大圣。
中国文化的最伟大之处,在于中国古人的哲思与淡泊,他们把人的生命看得比一切都重要,一再反思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。我们看着老子的八封图,看着孔子的《论语》,不看那些教育者的表像,而是真正探究他们对于生命的一次次认识上的飞跃,那就会明白,中国的古老文化更有它的博大精深之处,是最为人性化的,也是最深刻的,更是可行的。让天地自然与文化哲思巧妙地共存,是中国文化的精粹,舍此无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