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在香港,文化课题 (艺术发展、城市面貌、流行文化、以至民间生活方式) 曾经长期不受重视,处于一种零散自生状态。殖民政府为了避免引起冲突,尽量减少太碍眼的文化干预,对华人文化、习俗既无大刀阔斧的改造或打压,但亦不会保育、栽培。今天,情况早已有所变化,香港的文化项目被放上政治议程,变成政府决策重要的一环,并引来各种力量的挑战。文化扣连政治,面对争逐,已成常规。今天想了解香港社会,其中一项任务,就是了解它的「文化的政治」(the politics of culture)。同时,香港政治已由以往主力关注公共行政和资源分配,演变成一种既讲求利益亦重人情世故,既重视制度程式也强调民心向背的复合进程。二十一世纪的香港统治阶层,必须学会善用符号,鼓动民心,驾驭集体想像,为畸形的政治制度确立认受性。今天公共行政已无可避免同时是一项文化工程。「政治的文化」(the culture of politics) 影响深远,甚至在未来的日子,左右大局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