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:
香港电影发展至1960年代,整体产量既多,类型亦生变化,从影片内容及表现手法,充份反映这个日趋都市化的香港社会的精神面貌及生活潮流。
本书以访谈为经,论述为纬。「口述历史」部分透过整理岭光公司创办人黄卓汉、岭光女星罗兰、仙鹤港联公司创办人罗斌、仙鹤港联女星雪妮、导演凌云╱黄尧╱潘垒╱何梦华、编剧司徒安╱叶逸芳等影人亲述的电影人生,一窥香港电影如何走过五十年代,开出六十年代的异卉,进入七十年代。
说起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坛,想起青春片的诞生、武侠片的当时得令、国语片的一时无两之势、香港电影语言的大幅变革……本书的「论述」部分中,罗卡、吴俊雄、朱顺慈、何思颖、容世诚和蒲锋,分别在讨论和文章中探讨既有本土养分,亦有千丝万缕的外来因素影响下其时香港电影中所呈现的特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