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467702)
|
|
改革時期的外國直接投資 Gai Ge Shi Qi De Wai Guo Zhi Jie Tou Zi
作者: 錢勇
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.
|
產品內容 |
內容:
中國是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投資目標國之一。在20世紀90年代的一些年份,中國是全球性外國直接投資的第二大接受國。許多人為中國大量引進FDI(外國直接投資)而歡呼,認為是中國改革的重大成就。
在本書中,黃亞生提出了一個引發爭議的反詰:中國大量引進行FDI,是因為中國經濟存在某些本質弱點的表現。
黃的前提是:FDI——根本上講——是一個微觀經濟現象,而非宏觀經濟現象。在一定的宏觀經濟條件下,如市場的擴張或勞動力的成本低下,一個國家獲得的FDI多於或少於國內投資,取決於外國企業對國內企業的相對競爭力。FDI在20世紀90年代涌入中國,是由於中國國內企業不具競爭力。而且,無法為新的商業機會提供資本,外國企業以“向中國投資”作為回應。
黃界定了造成競爭力不足的兩個原因:一個原因是企業的體制性主從次序,它將中國的大量經濟資源分配給低效率的企業——國有企業,而沒有將這些資源分配給有效率的私有企業。其結果就是中國企業的普遍無競爭力。另一個原因是嚴重的市場分割——這是因國家所有制所致——它限制了國內企業的增長及投資選擇,而對外資影響較小。
中國的FDI所帶來的主要好處與以下方面有關:外資企業所提供的私有化功能、提供給受到信用約束的私人企業的風險投資,以及地區間資本流動性的提高。黃認為,儘管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重要好處,但是,人們還是應該追問:為什麼國內企業不能提供相同的功能?這個更寬泛的問題需要對中國的改革策略進行評價。中國的局部改革——儘管它成功地擴大了市場範圍——但至今卻未解決中國經濟中與分配無效率有關的許多問題。
|
|
(467702-0501)
|
改革時期的外國直接投資
[Books]
(日期:2005-11-01)
售價($):
HK$105
(US$)
發行商:新星出版社
產品語言: 簡體中文
頁數: 464
國際書碼: 7801488598
出版年月: 2005/09/01
印刷年月: 2005/09/01
印刷版次: 1
尺寸: 大32開
字數: 400000
印數: 15
Nil
|
購買
|
|
|
參考匯率: US$1 = HK$7.8 RMB$1 = HK$1.1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