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容:
在人性深處,最難承受的,是往昔寒微的熟悉者,忽然顯露出的成功。
要說庸俗與高雅的分界,在於懂不懂得、能不能進入詩境,這一點人們是比較容易接受的,但高雅之上還有高貴,這個貴不是指物質上的富有,而是我們常說的那個精神貴族的貴,是否進入了這個貴的範疇,其分界,從某種意義上說,就是看其心靈是否會有自覺停頓的生命節奏——這一點,恐怕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心領神會的了。
要解決社會不公的問題,割除腐敗、組織好社會生活,使“雙規”者不再“雙規”,使為富者能仁,貧窮者能脫貧,說實在的,文學,加上其他的藝術門類,甚至再加上學術界的研究探討,恐怕鉚足了勁兒,所能達到的實效也畢竟有限。就文學而言,它的本性,恐怕還不是救世,而是凈魂。
本書是劉心武先生多年來對社會與人生的感悟和心得,他用身邊的一樁樁小事解讀出平常是真、寬容是福的道理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