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468861)
|
|
寒夜(巴金手稿珍藏本) Han Ye(Ba Jin Shou Gao Zhen Cang Ben)
作者: 巴金
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.
|
產品內容 |
內容:
《寒夜》是巴金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。 1944年秋冬的一個晚上,在重慶防空警報解除後的一兩個小時,巴金開始了《寒夜》的寫作。
小說的情節與作者的生活幾乎是同步展開的:都是在抗戰時期的重慶;寫完這部小說是 1946年的最後一天,上海一個寒冷的冬夜,小說結尾也正是在一個寒冷的夜晚。巴金先生曾經說過,寫《寒夜》是在作品中生活,他本人就生活在《寒夜》所描述的生活背景中。在那幾年中,散文家繆崇群、小說家王魯彥,還有他的老朋友陳範予,都是害著肺病痛苦地死去的;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,他又親手埋葬了因病得不到很好醫治的三哥李堯林。所以,當小說中寫到汪文宣為生計而無著、為疾病而痛苦的時候,這些親友的面孔一一浮現在巴金的腦海中,使他的寫作十分投入。
復旦大學陳思和教授說,看巴老的《寒夜》和《隨想錄》的手稿,完全是不一樣的感覺。《隨想錄》是巴老晚年體弱多病時完成的,手稿上的每一筆都是艱難地寫下來的;而《寒夜》卻不一樣,巴金寫得龍飛鳳舞、瀟灑流暢,汪洋恣肆的激情順著筆尖奔涌而出。
《寒夜》的手稿穿越了歲月的剝蝕,得以基本完好地保存下來。據說抗戰時期在重慶,一天晚上,巴金所住的樓失火,他帶著一口小箱子匆匆跑出,這個箱子?就有《寒夜》的頭兩頁手稿。巴金後來說,幸好那天的火沒有燒起來,否則燒燬了這座作為汪文宣生活背景的樓,他可能不會再將小說寫下去了。即便逃過了一個個劫數,由巴金先生捐贈給北京圖書館(現國家圖書館)的現存手稿中第 56頁整頁缺失,第 57至 62頁共六頁有部分破損,而整個手稿的最後部分,即全書的第 26章至尾聲的手稿遺失。為確保作品的完整性,最後採用《寒夜》首次在《文藝復興》上刊出的文本以印刷體補齊—————因為這部手稿就是當時供《文藝復興》發表時的排印稿,兩者的文字是一致的。
|
|
(468861-0501)
|
寒夜(巴金手稿珍藏本)
[Books]
(日期:2005-11-26)
售價($):
HK$325
(US$)
發行商:上海文藝出版社
產品語言: 簡體中文
頁數: 319
國際書碼: 7532129330
出版年月: 2005/10/01
印刷年月: 2005/10/01
印刷版次: 1
尺寸: 12開
印數: 27
Nil
|
購買
|
|
|
參考匯率: US$1 = HK$7.8 RMB$1 = HK$1.1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