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406877)
|
|
一個人的世界——透視布希 Yi Ge Ren De Shi Jie - Tou Shi Bu Shi
作者: 張國慶
登入後可上載此產品的圖片.
|
產品內容 |
內容:
在談到200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時,一位民主黨人說了一句令人感到很吃驚的話,他說,“民主黨獲勝的機會幾乎為零”。在他看來,儘管民主黨人在伊拉克戰爭之後發現了機會,但他們很難對布希的連任之旅構成什麼威脅。
說起布希的優勢來,很多人都會想到反恐、經濟乃至薩達姆(被捕)這幾個關鍵詞來,但事實上,即便是在美國陷入伊拉克泥潭、反恐形勢嚴峻、經濟不景氣時,布希的支援率依然居高不下,很多選民似乎對那些不利因素熟視無睹,這是為什麼呢? 不可否認的是,智商不是很高的布希美國賓州羅文斯坦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,布希的智商(IQ)指數為91,僅為前任克林頓(182)的一半,是過去50年來美國總統中最低的一個。老布希只比他略高,為98,在過去半個世紀內的12位美國總統中,只有布希父子智商在100以下,卻有著極高的情商,而這實在是他制勝的法寶。無論是合作精神、領導藝術,還是個人魅力,布希都不遜色於一些傑出的領導人,尤其是在“9·11”之後,布希的一些特質充分地得到展現,並成為贏得民眾支援的關鍵。 布希的親和力是令許多媒體津津樂道的。曾經有些媒體報道過布希的笨拙的表現,布希的一些口誤甚至都成了國際笑話,但多少有些出人意料的是,布希的不拘小節和偶爾的笨拙卻拉近了他與民眾的距離,人們感到這是一個真實的人,有高人一籌之處,也有普通人的一面。
不僅如此,布希在從政的生涯中始終有著很好的親民口碑:在他當州長時,他常常會在發表完畢業典禮致辭後站上一個小時,與每個畢業生握手;在社區招待會上,他會與前來看他的上百人一一交談;每當穿過賓館的廚房,穿過大樓的後門,他總是會停下來與廚師、門衛和電梯工交談;在發生可怕的洪水、颶風、大火、恐怖襲擊之後,他會跑去擁抱那些受災的人們,安慰他們,給他們帶來安全感。他總是面帶著微笑,不停地與大家握手,久而久之便與民眾建立起了親密的聯繫,而見過他的人大多都相信他的感情是發自肺腑的。 布希所具有的樂觀態度也讓民眾感到踏實。還是在學校時,他就樹立起了快樂達觀和愛開玩笑的名聲,因而深受矚目。與其他同學不同的是,布希從不努力在學校?爭奪榮譽,而是通過伶牙俐齒和善於讚美脫穎而出。高中時,他成了“孩子頭”,舉辦學校的週末集會,建立少年棒球聯盟並自任主席。在耶魯大學,他留給同學們最深的印象既不是他的頭腦,也不是他的精力,而是他廣泛的親和力。為了結識更多的人,他甚至會熬夜背誦學生登記表。由於他十分明白人是需要讚美、尊敬和重視的,他總是能夠團結許多別人所難以團結的人,儘管他身邊的人幾乎個個神通廣大,但他卻有辦法讓那些人俯首帖耳。
布希身上還有一種很安然和從容的氣質,即便是在“9·11”之後,他也沒有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:仍然是每天晚上9:30到10:00之間上床,仍在早上5:30起床,保持七個半小時的睡眠;仍然悠閒地吃午飯,每天在傍晚6點左右就離開橢圓形辦公室,然後在腳踏車上鍛鍊一陣子;仍然在戴維營進行長跑,而且幾乎每周都去一次,總在星期五下午提前離開白宮,並仍邀請朋友一起去;在週末,他仍然邀請朋友在白宮參加宴會;晚上則常常留出一些時間看書,並且往往與時事無關,有小說,也有歷史。他的這種心態對周圍的人和普通民眾有著很強烈的暗示作用,讓他們感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,沒有什麼能夠奈何美國的安定與繁榮,也正是有著這種自信和樂觀,民眾才會繼續快樂地購物,經濟才會迅速復蘇。 更重要的是,布希還具有一種善於描繪令人大受鼓舞的未來藍圖的魔力,這使得他在“9·11”事件之後表現出色。在那段困難的日子?,布希不僅表現出作為最高統帥的一面,更是表現出作為宣傳者、安慰者和鼓動者的一面。他反復地告訴美國人,恐怖襲擊不會壓倒美國,美國會更精彩地站起來。儘管布希看上去有很多不完美之處,他的對外政策在國際上也不十分受歡迎,但至少在美國國內,很多人還是寧願相信他可以為美國帶來安全和經濟的復蘇,其信任程度遠遠高於民主黨人。 還有一個他的對手所不具備的優勢是,布希有一個做過總統的父親。老布希不僅給小布希帶來勇氣、忠告和人脈資源,還給他留下了慘痛的教訓。在研究了父親所犯的錯誤後,小布希重犯那些錯誤的幾率幾乎為零。 布希的執著也令人驚嘆。翻看歷史,我們會發現,很多成功的領導人,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特別地堅持自我,而布希就是這樣一個自我感覺極強、堅持己見的人,他反感那些在關鍵問題上不與自己站在一條戰線上的人,絕對地相信自己一貫正確,簡直可以說,絕對相信自己的判斷。布希的這種堅忍不拔、愛憎分明的性格對美國對外政策的制定影響很大。而他強烈的宗教信仰、濃烈的天命意識則使得他非常容易接受新保守派的理想主義思想。 我們所看到的布希政府也確實是一屆鷹派色彩非常濃烈的政府,從切尼、拉姆斯菲爾德到沃爾福威茨、博爾頓,個個都是實權人物,而且彼此都有很深的工作和思想淵源,借助“9·11”危機,鷹派得以青雲直上,大展宏圖。有了鷹派這個重要的推動力,有了新保守主義這個當量巨大的“精神武器”,布希的全球戰略變得越發咄咄逼人和勢不可擋,儘管他的理念和戰略被諷刺為“堅持著也許是25世紀的自由理想,又行使著西元1世紀的羅馬帝國的手段”。 事實上,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,美國的國力就逐漸顯示出絕對優勢,全球戰略也顯露出舍我其誰的氣勢,而在“9·11”的特定情勢下,在布希及其班底的積極運作下,美國變得更加強悍而“無拘無束”了。不過,時間也會使布希政府逐漸意識到美國力量的局限,儘管“美國無論在國力還是外交體制方面,都能夠對整個世界施加影響,但同時也擁有著令人感到意外的脆弱性,缺乏單靠一國來統治世界的能力”。
|
|
(406877-0401)
|
一個人的世界——透視布希
[Books]
(日期:2004-06-08)
售價($):
HK$74
(US$)
發行商:世界知識出版社
尺寸: 大32開
出版年月: 2004-3
印刷年月: 2004-3
印刷版次: 1
字數: 220000
頁數: 283
國際書碼: 7501221634
產品語言: 簡體中文
Nil
|
購買
|
|
|
參考匯率: US$1 = HK$7.8 RMB$1 = HK$1.1
|
|